彩88-欢迎您

2017年年鉴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长:姬兰柱(-2016.12.26); 朱教君(副所长,主持工作,2016.12.26- 

  党委书记:金昌杰 

      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 

  邮政编码:110016 

  电  话:02483970200 

  传  真:02483970300 

  电子信箱:syiae@iae.ac.cn 

      址:http://www.jordanschlanger.com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生态所)成立于1954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1987年更为现名,2001年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201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首批特色研究所试点单位。 

  沈阳生态所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题,针对现代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环境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国家重大科技问题,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国际应用生态学发展前沿,在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土壤生态与农业生态工程、污染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完善和创新应用生态学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聚焦东北生态文明建设中典型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污染环境治理与改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等问题,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一三五”规划实施方面,“十二五”时期“一三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其中“突破二”——“新型肥料研制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获得院“双百”优秀突破。制订了“十三五”时期 “一三五”规划,确定了“东北森林屏障带生态保护、恢复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东北农田养分循环与肥料增效减施技术”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土壤污染机制与高效修复技术”等三个重大突破目标,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生态服务功能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中的生物作用与调控、“水--生界面过程与污染修复材料与技术发展”、“农药污染的生态风险及阻控减害技术研究”、“区域城镇化环境效应及景观格局调控”等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并通过了院评估。特色研究所建设方面,设立的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林保育理论、技术与功能评价人工林多目标经营的理论、技术与示范东北及黄淮海平原肥料减施替代技术集成与示范老工业基地污染土壤修复与土壤环境多目标管控平台”“内蒙古沙区生态经济模式开发研究与示范 5个服务项目进展顺利,布置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个,匹配特色所仪器、平台建设项目34个,累计匹配经费634万元;制定特色所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青年人才培育、重大任务争取等新机制。 

  沈阳生态所现有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建)、污染土壤生物-物化协同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科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沈阳生态所建有8个野外台站和1个树木园,分别是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站、CERN站)、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站、CERN站)、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站、CERN站)、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院级站、CERN站)、乌兰敖都荒漠化试验站(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之一)、额尔古纳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系统研究站、大青沟沙地生态实验站、吉林长白山西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与国家林业局共建)、沈阳树木园;此外,沈阳生态所设有东北生物标本馆,馆藏标本56万余份。建有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可进行环境、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分析测试、认证和研究工作。 

  截至2016年底,沈阳生态所共有在职职工36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3人,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2人。共有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13人(新增1人),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沈阳生态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批准的博士学位点,现设有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学位培养点,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植物学、森林培育、环境科学与工程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环境工程、生物工程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培养点。并设有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341人(其中博士生167人,硕士生174人),在站博士后21人。 

  2016年,沈阳生态所共有在研项目382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承担课题14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青年973项目1项,承担课题4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1项,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承担课题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79项(新增2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1项,承担课题3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48项。 

  2016年发表SCI论文269篇(包括I38篇、II48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登记6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一等奖1项。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全年共签署科技合作协议80份,合同额4739万元;审核签定各类转出合同43份,金额148万元。继续与吉林省梨树县、山东史丹利肥料集团开展全面合作。武志杰研究员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为西丰县、本溪市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农业试验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规划各1项。所投资公司5个,其中控股1个,参股4个;从事科技开发人员10人。 

  2016年承办国际资源效率研讨会、中德气候变化协同效应国际会议、中美草原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应研究国际会议、国际肥料科学中心亚洲分中心成立暨学术交流会、中美生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城市森林及其可持续性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6个。全年共来访80人次,出访79人次。 

  沈阳生态所是辽宁省生态学会、辽宁省植物学会、辽宁省土壤学会、沈阳市植物学会的挂靠单位;主办中文期刊《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及英文期刊Ecological Processes等学术刊物。 

    

    

    

  撰稿人:丁玮杭  胡志斌(办公室主任) 

  审稿人:金昌杰(党委书记、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