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欢迎您

2017年我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再创佳绩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结果现已公布。本年度我所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申报项目103项,获批项目35项,资助率为33.98%2016年申报99项,获批36项,直接经费2416万元),获得直接经费为2562.17万元,总经费预计约3074万元,总经费再次突破3千万元大关,创历史第二高点(2013年总经费3512万)。本年度获批项目在重点项目和人才类项目较上一年度有所突破,其中重点项目3项(郝占庆研究员、胡远满研究员),优秀青年基金2项(郝广友研究员、王绪高研究员),面上项目18项,青年基金项目1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按学部分类,化学科学部获批1项(青年1项),资助率为12.5%;生命科学部获批20项(重点1项,优青2项,面上14项,青年3项),资助率为39.22%;地球科学部获批14项(重点2项,面上4项,青年7项,国际合作1项),资助率为32.56%。(资助项目名单、各学科资助率见所内公告栏)。 

  部分获批项目介绍(按照项目负责人姓氏拼音排序)  

  (一) 重点基金项目  

  1. 基于森林动态样地的阔叶红松林生产力时空格局与维持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郝占庆研究员)  

      

  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地带性森林植被,目前退化严重,揭示其生产力格局和维持机制是促进退化森林恢复的基础。该项目拟依托在该区域已建成的固定样地网络(样地总面积约108公顷),在对群落长期、连续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树木生长、更新和死亡状况,评估不同功能群对地上生产力的贡献,在区域尺度上揭示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在考虑功能性状种内变异性的基础上,在重点三个核心样地内测定与植物养分、水分和光照利用密切相关的性状,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所反映的林分结构多样性,量化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谱系和功能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多样性对群落生产力的作用及相对重要性。同时对比生产力、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在不同演替阶段上的异同,在多时空尺度下维持森林生产力的内在生物学要素和外在生态条件,探讨阔叶红松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内在规律及未来提升的可能途径,为更好地维持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保护和培育天然林提供科学依据。 

  2. 城市扩展的大气环境效应与景观格局优化(项目负责人:胡远满研究员) 

     

  该项目拟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沈阳市为例,分析城市二维三维扩展在4个尺度(城市群、城市、小区和街谷)上的大气环境效应,探寻如何应用格局优化和城市规划方法减缓大气环境污染。采用实地观测--3S技术--大气环境模型--统计分析结合的方法,应用遥感方法解译城市群二维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内部三维扩展;基于大气环境模型在四个尺度进行大气污染模拟,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应用地统计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城市扩展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构建优化格局,并提出规划建议。本项目不仅可以从城市规划角度为大气污染防治提出科学依据,满足现实国家需求,而且可望在理论上丰富景观生态学的格局与过程关系研究,推动景观格局研究向三维方向发展。 

  

  (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1. 树木水力结构(项目负责人:郝广友研究员)

     

  申请人从事木质部水分传导相关的树木抗逆生理学研究。主要学术成绩有:1)较早把系统发育独立对比分析方法用于树木水力结构研究,揭示了保守的水分传导和利用策略对树木适应干旱生境的重要意义;2)将频域反射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树木水分状态的动态监测,并利用该新方法证实了根压对冬季栓塞的有效修复作用,首次报道了由盐度梯度驱动的根系水分再分配过程;3)从抵抗木质部栓塞的角度揭示了多倍体树木抗逆性提高的一种新机制,初步明确了根/茎压的进化对较高纬度地区树种水力结构的重要影响。已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13篇(平均影响因子4.3),被SCI他引195次,单篇最高他引41次。拟从水力结构角度,进一步探讨我国较高纬度地区森林树种应对冻融循环、干旱和二者复合作用的抗逆生理机制,为该区森林抚育更新、人工林衰退治理和荒漠化防治等重要的林业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项目负责人:王绪高研究员)  

     

  申请人围绕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相关科学问题,系统开展了种间关系、群落格局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成果:①提出了随机稀释假说解释了不同纬度森林植物种间关系差异的原因,丰富发展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论;②揭示了扩散限制在维持温带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格局的重要作用,改变了“种间关系和环境异质性等生态位过程在温带森林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认识;③阐明了生态位分化对温带森林生产力的正向作用随演替发展而增强的规律,为理解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他引605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等国际主流生态学期刊发表论文18篇,他引295次。曾获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申请人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拟以东北阔叶红松林为对象,探讨不同纬度和演替阶段下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森林生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